活動集錦
2023/12/12 透過高等教育中的國際專案式學習培養學術口語和寫作能力 (Developing Academic Oral and Writing Skills through International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講者: 陳劍涵副教授,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師資培育處
(Speaker: Associate Prof. Chien-han Chen, Office of Teacher Educatio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演講摘要]
一、介紹:
在這場演講中,陳劍涵副教授介紹了國際專案式學習作為高等教育中發展學術口語和寫作能力的方式。他投入於 iEARN 發起的 KOSKO(了解我們的學生;了解自己)專案,旨在增進跨文化意識並促進學術能力。
二、與巴勒斯坦教師的寶貴互動:
陳劍涵副教授分享了他與巴勒斯坦教師的經驗,並強調巴勒斯坦和台灣教師之間的寶貴互動。這些互動包括信件、圖片、簡報和文件等多種形式的交流,促進彼此對文化的更深入了解。
三、教學方法:
KOSKO 專案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專案式學習(PBL)。陳劍涵副教授強調了 PBL 的關鍵要素,包括開放性問題、持續的探究、真實性、學生的聲音和選擇、反思、評論和修訂,以及公開產品的創作。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參與巴以戰爭的原因討論,這使他們能夠練習口語和學術英語。
四、教學考量:
在規劃課程時,陳劍涵副教授強調考慮教學考量的重要性。以巴以戰爭為例,提供了一個文化學習、探索全球問題和建立國際聯繫的機會。通過研究戰爭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並了解更廣泛的地緣政治動態,學生可以促進和平、正義和人權,同時欣賞巴勒斯坦文化。
五、培養學生的能力:
陳劍涵副教授進一步建議未來的教師在課堂上優先考慮「4C」(批判思考、創造力、溝通和協作)。營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讓學生分享他們的觀點,根據他們的經驗分配角色,並注重學術口語能力的培養,這對於發展學生計劃、組織和溝通複雜思想的能力至關重要。此外,教師應該鼓勵創意呈現、有效使用簡報輔助工具,並培養學生在公眾場合自信地演講。
六、結論:
總結起來,陳劍涵副教授強調學生參與像巴勒斯坦這樣具有挑戰性的全球問題的重要性。通過將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現實問題,學生可以深入理解主題並為實際解決方案做出貢獻。